2024省级医院传播影响力指数
健康传播指数研究院
省级医院传播力评价对象是位于直辖市、省会(首府)城市以及主要医学院校的附属综合医院。根据医院传播力指数体系的评价标准,2024年传播影响力排在前100位的医院中,北京比例最高,共13家;上海居第二位,共11家;广东省居第三位,为9家。北上广三个省(市)就占全国百强省级医院的三分之一。
省级医院传播力20强主要集中在8个省(市),其中北京和上海占了半数以上。拥有两家医院的省份有:广东、湖北和浙江;拥有一家医院的有:湖南、江苏和四川。
图1 省级医院传播影响力TOP20
二、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分析
1.微信传播力
从微信公众号粉丝数看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排在第一位,粉丝数达1150万;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和北京协和医院,粉丝数都超过了600万。粉丝数最低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,为180万。
图2 省级医院TOP10微信公众号粉丝数(万)
从微信文章平均阅读数看,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排在前6位,每篇文章阅读数均超过1万。
图3 省级医院TOP10微信公众号平均阅读数
2.抖音传播力
从省级医院抖音号的粉丝数看,中南大学湘雅医院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排在前三位,粉丝数均超过50万;排在后三位的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,粉丝数不足5万人。
图4 省级医院TOP10抖音号粉丝数(万)
从医院抖音号发布的作品数看,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排在第一位,发布作品数为843个;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布作品数超过或接近500个。数量最少的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大学附属第三医院,发布作品数不足100个。
图5 省级医院TOP10抖音号作品数
从医院抖音号的获赞数看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、中南大学湘雅医院、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排在前三位,获赞数均超过100万;获赞数排在后三位的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、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,获赞数低于10万。
图6 省级医院TOP10抖音号获赞数
1.华西医院
1.1 科学制定健康科普管理模式
(1)加强对健康科普的制度化管理
把科室健康科普工作的开展、科室二级新媒体平台的运营纳入目标责任制量化考核清单,与年终绩效分配挂钩;各科室均设置宣传委员、信息管理员、新闻通讯员,在量化考核和品牌宣传的驱动下,配合临床专家完成科普工作。
(2)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科普平台
整体打造微信公众号、微博、视频号、知乎、今日头条、抖音、快手7大官方在线平台,各类平台总粉丝人数超过700万;鼓励临床医技科室建立二级自媒体平台,目前拥有二级平台164个,粉丝总人数近200万,形成了新媒体矩阵合力;提供占地1.1万平方米、教学资产达1.2亿元的华西临床技能中心,作为对公众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的场所;建设占地300平方米,设有设备齐全的多功能演播厅,用于科普视频录制;建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“科普中国共建基地”、成都市科普基地。
(3)全员参与健康科普
组建科普专家团队,专家团队覆盖48个部门/科室,总人数超过400人,定期开展科普能力培训,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;从2018年起为参与科普创作的人员按照标准发放稿费;注重激发低年资医务人员和在读医学生参与健康科普创作的活力,青年科普创作及讲解团队成员已达百人。
(4)强化健康科普的制度建设
制定《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/华西医院网络宣传阵地管理办法》,为科室健康科普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基本遵循;通过扎实系统的培训,健康科普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;党支部在政治引领方面的职责明确,在健康科普内容生产传播过程中的底线意识得到强化。
1.2创新“医学+宣传”科普创作模式
传统医学科普由于专家“单兵作战”往往难以生产系列作品,存在作品内容形式单一、科学性与传播性难以兼顾等情况,造成科普作品传播受限。对此,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创建了“医学+宣传”的科普创作模式,实现医学科学与大众传播有机结合。
医学专家撰写科普知识,传播专家结合大众传播特点进行二次创作。通过发挥传播专家在文案撰写、插画配图、格式编辑、小视频制作等方面的优势,有效弥补医学专家在内容形式创作中的不足。科普作品发布后,创作团队会针对传播阅读量、后台评论进行分析,讨论题目、内容、表情包对传播的贡献,并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相应反馈。
1.3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健康科普品牌
华西医院建立了“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”健康科普品牌,围绕品牌整合各类科普推广渠道,实现科普作品由网文在线首发、小视频跟进、实体书籍结集出版、文创产品配合同步展开,形成“四位一体”的健康科普推广体系。
华西医院与四川电视台联合开办长期固定科普栏目《华西论健》;与四川报业集团《封面新闻》开办长期固定科普栏目《一周医讲,安有话说》;与《有来医生》开展科普小视频拍摄制作;与四川人民广播电台《好医生在线》栏目开展合作。
《华西论健》于2023年6月5日上星开播。数据显示,上星1年来,《华西论健》收视率持续提升。截至2024年6月3日,《华西论健》在中国视听大数据四川省网平均收视率0.670%,位列同时段 34 个地方卫视节目收视率第1位。抖音、微博话题等多次登上全国热搜,相关话题触达超10亿人次、总热度超3亿。《华西论健》每周一晚与受众准时见面,节目内容涵盖“大医生”类、健康科普类、医疗故事类、特殊节点类四大类型,关注社会热点、呈现医学科普常识,展现动人医患故事、聚焦医学科研动态等内容。
图7《华西论健》节目海报
2.北京协和医院
北京协和医院已入驻微信、今日头条、抖音、快手等10余个新媒体平台,粉丝总量逾千万。以“协和医生说”微信公众号为核心,已形成协和系新媒体矩阵。
图8协和医院社交媒体矩阵截图
2019年,北京协和医院成立医学科学普及委员会,制定医院科普委员会章程、科普创作准入制度和评价标准等,引导和规范医务人员的医学科普行为。通过统筹各科室力量,把多学科诊疗理念引入健康科普工作。每个作品均由副主任医师以上资质医师审核并给予专业意见,确保科普作品达到“协和标准”。这种“组团”科普的模式不断孵化出高质量的科普作品。
2022年,北京协和医院启动“协和星原计划”健康科普培育项目,从内容定位,到融媒体传播形态,再到作者构成形式,都做了全面升级。一年来,40个“协和星原计划”健康科普培育项目累计产出科普文章381篇,开展科普活动/讲座227场次,创作科普视频1063个,制作发放科普宣传品2.9万余册,出版科普书籍10余部,累计线上线下传播量达1.58亿次。
在科普人才培养上,北京协和医院相继推出健康科普能力大赛等一系列培育项目,开“科学老师+媒体老师”共同培育科普人才的先河。发掘和培养了一大批科普人才,提升了医护人员的科普能力。
3.湘雅医院
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1906年建院开始,健康科普工作就由一代又一代的湘雅人延续下来。从建院之初在长沙市区张贴了有关白喉防治的广告,到免费为长沙市民接种疫苗,再到今天湘雅医院的健康科普战略行动,一直把健康科普作为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顶层设计出发,转变思维,把以病人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,构建大湘雅、大健康、大科普的宣传格局,将科普意识深植到每位湘雅人的内心深处和日常工作中。通过多种形式、多种渠道,培养了一大批有颜值担当的健康科普达人
从2016年起,湘雅医院持续举办“湘雅杯”健康科普创新大赛,得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领导,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。湘雅医院院报、官网、官方微博、官方微信、掌上湘雅APP五大平台打造科学权威原创多元化的健康科普,针对不同受众群体,开展“精准健康传播”。
湘雅医院有22位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在抖音开设了账号进行科普传播,产生了较大影响。
抖音号名称 | 职称 | 粉丝数(万) |
控糖周敏教授 | 内分泌科主任医师 | 47.54 |
湘雅戴教授 | 中西医结合科主任医师 | 33.42 |
湘雅唐教授 | 呼吸科主任医师 | 15.7 |
宰医生 | 小儿外科主任医师 | 12.43 |
湘雅张春虎教授 | 中西医结合男科副主任医师 | 10.61 |
湘雅罗杰坤主任 | 中西医结合男科主任医师 | 4.5 |
湘雅中西医妇科范博士 | 中西医妇科副主任医师 | 3.41 |
湘雅医院神经外科袁贤瑞 | 神经外科主任医师 | 2.36 |
湘雅骨科赵医生 | 骨科副主任医师 | 2.2 |
表1湘雅医院医生在抖音开设的主要健康科普账号